【扶贫掠影】“始终做群众的贴心人” ——记衡山县公安局原驻店门镇九观村扶贫工作队长易昌武
2020-10-15 15:58:30          来源:衡山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唐有权 |          浏览量:2413

2020年2月12日,易昌武同志卸下了店门镇九观村扶贫工作队长的重任。2017年5月,易昌武受衡山县公安局党委的指派来到店门镇九观村担任扶贫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他在九观扎扎实实干了1000天。

“这个驻村扶贫队长确实很攒劲!”一提到易昌武,当地干部、群众无不对他竖起大拇指。九观村属偏远乡村,因为地处山区,交通闭塞,资源相对匮乏,产业较为单一,村里的贫困人口相对较多。易昌武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与九观村支两委、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决战决胜,在历经1000个日夜的奋战后,九观村在2019年实现了全村44户134人全部脱贫,2017年、2018年已脱贫的27户无一返贫。易昌武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当初的铮铮誓言,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

他多方筹措资金、默默奉献,只为圆贫困孩子的上学梦

“上任”的第一天,易昌武就进驻店门镇九观村,听取了村书记和其他村委成员有关九观村2017年贫困户的详细情况介绍及村里目前面临的困难。随后,他在村干部的指引下一一到贫困户家中开展入户走访。一个多星期的时间,易昌武不辞辛劳,翻山越岭,顶烈日,冒酷暑,足迹遍布41个组,初步掌握了44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同时,易昌武通过组织村支两委召开帮扶责任会议,理清帮扶思路、找准问题根源,制定了详细的扶贫工作计划。

每走访一户,易昌武都会详细询问他们的生产生活、家庭收支、子女教育、身体就医等方面的情况,做好详细记录,并鼓励贫困户树立信心,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通过勤劳的双手争取早日脱贫致富。

在走访中发现有几户残疾、重病贫困家庭的子女上学困难时,易昌武立即通过自身的人脉关系,发动身边的朋友、个体经商户等爱心人士发动捐款,共筹集了17000多元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同时,他还与县公安局对接开展爱心助学捐款活动,为5名贫困学生筹集了6000多元爱心捐款。而他私底下,还经常不记名地捐款并鼓励孩子们迎难而上,全身心投入学习。

九观村有一个在当地小学读四年级的贫困学生李红(化名),爷爷患有喉癌,母亲患有间歇性精神病,弟弟也在当地上小学,家庭所有的重担都落在他父亲一个人肩上。平日,李红的父亲只能靠劳动力赚点家庭日常开支,生活十分困苦。在了解情况后,易昌武与村干部一同为李红申请了学校助学金。为了让这位小姑娘安心上学,易昌武还向县公安局申请资助,为李红争取了1000元的爱心助学金。每次去李红家中走访,易昌武都会鼓励她和弟弟努力学习,把暂时的困难化作学习的动力。目前,李红和弟弟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进步,性格也变得越来越活泼开朗。这位扶贫工作队长就是这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撑着贫困学子的梦想和希望!

他争取政策帮扶,四处奔波,只为给贫困户一个安稳的家

九观村贫困户中C级危房户3户,无房户4户。针对以上情况,易昌武逐户摸底了解情况,认真研究,四处奔波协调,积极争取政策帮扶,并与村支两委探讨新路子,拟定计划实施危改。经过持续两年多的努力,2019年底,九观村全面完成了危改加固和拆除重建工作。

为了尽快解决贫困户的住房问题,易昌武三番五次来到贫困户何怀件、方维清等人家中,不厌其烦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最终,贫困户在完完全全了解国家帮扶改造政策的前提下同意改造房屋。其后,易昌武与村支两委双方共同努力帮贫困户申请危房改造,并全力协助他们将房屋进行拆除重建。改造后,贫困户们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

在贫困户聂忠生经过异地搬迁改造的新房内,谈起新盖的房子,聂忠生说道:“以前的老房子是上世纪80年代的土坯房,年久失修,墙体开裂,阴暗潮湿,多亏国家的好政策,及领导干部对我们的关怀,不然我做梦都住不上这么好的房子。”在移民户李友梅家,她激动地拉着易昌武同志的手说:“建这栋房多亏了政府的补贴和支持,感谢你们让我有了现在这个温暖安全的新家,以后刮风下雨再也不怕了!”

他开展产业帮扶、凝心聚力,只为村民过上红红火火的好日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易昌武时刻牢记宗旨,警醒和鞭策自己。他作为扶贫工作队长,不仅是脱贫攻坚的实践者、带头人,而且还是精准施策,振兴乡村,带领村民奔向小康的追梦人。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易昌武结合当地现状,制定出全村扶贫工作规划,包括产业发展、基础建设、健康扶贫等实施方案,采取个别走访、召开屋场会等形式征求村民意见。目前,九观村顺利纳入了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规划,九观湖逸趣园改造工程已基本竣工;8公里长的村级公路从3.5米加宽至5米,并安装路灯400余盏;打造了文化广场,新添了一批健身器材,建立了新的村部办公大楼。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村居环境越来越优美,村民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不断增强。

同时,易昌武把扶贫的重点放在产业发展上。他十分清楚,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是精准脱贫的关键,也是实现农村小康生活的保障。一方面,九观村贫困户每户投资3000元在衡岳中药材饮片公司,参股年终分红,并三年后返还本金。另一方面,因户施策,精准滴灌,为有酿酒手艺的贫困户联系进一步学习工艺的地方;对有意发展养鸡业的贫困户提供鸡苗和技术支持;通过红薯粉条加工增加家庭收入;为外出务工的贫困户联系适合的就业岗位;对小部分贫困户面临农业收入不稳定,发展产业资金短缺的问题,给他们提供农资化肥扶持,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为了激发贫困户的脱贫斗志,易昌武与村支两委建立了月评比激励机制,对先进户给与30元至50元的物资奖励,并在村级阳光栏进行红黑榜公示,以此激发贫困户脱贫的决心。易昌武带领帮扶责任人召开屋场会议,宣传扶贫的相关政策,让贫困户真正了解他们的帮扶和享受的政策,摒弃“等、靠、要”的思想,积极主动想办法摆脱贫困。

2020年2月12日,易昌武结束了在九观村的扶贫工作。在这两年多的工作期间,易昌武以踏实肯定、认真扎实的工作作风,友好亲民的形象,赢得了当地群众的认可和赞赏,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肯定和支持。即使他已不在扶贫的岗位上,但是他的扶贫故事还在继续......

责编:唐有权

来源:衡山县融媒体中心

  下载APP